“国际环境公约履约及技术实践”课程校外实践 赴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中心参观交流

  • 张贞莹
  • Published: 2025-04-21
  • 109

       国科大资环学院于2020年到2025年间开设了“国际环境公约履约及技术实践”课程。该课程强调站在国际视角,结合我国履约实践,分享在环境政策与管理、国家实施计划、典型行业能力发展及促进,重点污染物控制技术研发及促进、国际履约项目案例及进展等,培养学生运用最新环境管理和技术发展的认知,提高自身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好的学习课程内容,2025年4月1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陈扬教授、刘俐媛副教授与30余名研究生一行参观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开展“国际环境公约的最新履约进展”主题学习实践交流活动。中心李霞副主任参会并致辞。

       李霞副主任对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师生的参观学习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交流,更加深刻的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大意义,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融入到实践中来,以身践行科学报国。陈扬教授对中心为同学们课外实践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课程设置并回顾了双方的合作历程。

       中心履约三处、履约四处分别详细讲解了《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进展及新污染物管控情况、《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概述及履约进展等工作,并与同学们就履约机制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广泛的讨论与交流。

       本次活动是双方在前期实践课程和联学共建基础上,连续第三年开展的“国际环境公约履约及技术实践”实践课程合作,也是履约走进校园、增强学术交流互动的一项重要活动,以此促进国际环境公约的后备人才培养和相关研究工作。

       参加此次活动的同学们不仅看到了我国履行国际公约和履行双碳战略的最新动向和存在的挑战,对所学课程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还领略到了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中心的工作氛围,感受到了环境外交对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意义之大,对科学报国有了更深的体会。相信此次参观会让同学们心中生态文明的种子萌发,在这“离科学最近的地方”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