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6:30,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届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话剧大赛决赛在雁栖湖校区东区礼堂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资源与环境学院(下称“资环学院”)原创话剧《核光同承》以89.56分的最高分荣获一等奖,并斩获最佳剧本奖、最佳导演奖和优秀组织奖,成为全场比赛的最大赢家。
剧组合照
《核光同承》话剧海报
以科学家精神为魂,打造原创精品
《核光同承》以核物理学家王承书院士为原型,通过其在兰州铀浓缩厂隐姓埋名、攻坚铀浓缩技术的科研历程,以及与儿子分隔两地的亲情羁绊,生动刻画出科学家“舍小家为国铸盾”的家国情怀。话剧将科研元素与艺术表达巧妙融合,利用光影变幻、舞蹈等舞台设计,直观展现科技脉搏,传递“两弹一星”精神内核。作为学校思政育人的实践成果,该剧激励青年学子以科技报国为志,续写时代荣光。
台前幕后齐发力,匠心打造视听盛宴
资环学院代表队第三个登场,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演出。话剧由资环学院党委书记王静亲自指导和总监制,院团委副书记孙露娜统筹策划,汪涵编剧,郭宸宇、邹邦导演,宋子萱、张栋栋等20余位学生演职人员参与。演员们以真情的投入、真切的对白和逼真的舞台效果,再现了王承书等研究员在艰苦环境中的坚持奋斗和无私奉献,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演员谢幕
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周琪为资环学院代表颁发奖杯和证书,对该剧的演出给予高度评价。本剧还荣获了最佳剧本奖、最佳导演奖和优秀组织奖,充分体现了其创作水平和团队实力。
最佳剧本奖、最佳导演奖和优秀组织奖
团队凝聚力铸就辉煌
话剧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辛勤付出。比赛前的每一次排练,都在夜晚九点以后进行,全团队成员没有丝毫的怨言;面对剧本三番五次的修改,团队成员也给予编剧最大的支持;在上台前,所有人齐心协力,完成了剧组的妆造以及道具的准备。演出前,王静书记、陈老巨老师和孙露娜老师对演员们进行了专业培训,讲授表演、台词和肢体语言等专业知识。剧中女主角王承书的扮演者宋子萱说道:“能够饰演王承书,是我莫大的荣幸,在塑造这位伟大科学家的过程中,我深深震撼于她的纯粹与坚韧,这份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在排练过程中的所有人:面对困难,大家团结一致,各位老师的指导,所有演职人员的不断打磨,每一份精益求精的赤子之心都映照了我们对这份精神的向往与传承!”
彩排幕后
传承精神,激励青年
此次“两弹一星”话剧比赛不仅弘扬了科学家精神,也展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师生的精神风貌。广大师生在比赛中的踊跃参与和积极表现,让观众从剧里剧外都深刻感受到“两弹一星”精神正在后辈科研工作者身上继续焕发光彩。这种精神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以科技报国为志,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随着《核光同承》话剧的完美谢幕,“两弹一星”精神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资环学院师生用艺术的形式传承红色基因,用创新的表达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新时代的青年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青年学子追随“两弹一星”科学家们的脚步,让祖国的事业继续焕发光彩,让中华民族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