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环学院王艳芬团队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资环学院
  • Published: 2024-03-04
  • 4162

      主观幸福度(subjective well-being)是衡量人类福祉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几千年来一直深刻影响着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2015年,联合国提出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旨在促进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革新了以人类需求为导向的发展范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SDGs与主观幸福度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生态-社会-经济多学科交叉前沿领域,关系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但目前尚缺乏科学认识。

      利用前期建立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间均衡度评估方法(Liu et al. NSR, 2021, doi: 10.1093/nsr/nwaa238; Liu et al. The Innovation, 2024, doi: 10.1016/j.xinn.2024.100573),国科大王艳芬教授团队深入研究了全球尺度可持续发展与人类主观幸福度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人类主观幸福度与目标间均衡度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逐渐解耦(图1);在国家层面上,越接近实现SDGs目标,主观幸福度越依赖于经济发展,表明人类社会当下缺乏全面实现SDGs的内生动力。这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核心挑战。

 

图1 沿可持续发展梯度上SDGs目标间均衡度与人类主观幸福度间的解耦关系

       距离实现SDGs的差距越大,人类主观幸福度越依赖于目标间均衡度,而非以往研究中提出的目标平均达成度和人均GDP。其潜在机制可用木桶定律解释:可持续发展中的短板越多,人类基本需求面临的挑战越大,主观幸福度越低,从人类个体角度强调了SDGs的重要性。

       越接近实现SDGs,主观幸福度越依赖于人均GDP,而目标间均衡度对其呈中性或负面影响。该现象可能源自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权衡关系。可持续发展状况较好的国家很少存在基本需求的限制,其表现欠佳的SDGs通常与环境保护相关(例如,SDGs 12、13和14)。提高目标间均衡度通常与环境保护等滞后目标的改善相关,从而提高主观幸福度。然而,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减缓或阻碍经济发展,抵消环境质量改善带来的积极效应。这些结果,凸显了缓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权衡的紧迫性。

       研究进一步提出了“自下而上”的政策建议:通过促进科学进步、舆论宣传和社会平等激发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憧憬,实现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提升的协同(图2)。其机制在于通过对基础研究和公共宣传的持续投入,提醒公众不均衡发展的负面影响,从而建立主观幸福度与可持续发展的紧密联系。例如,PM2.5与主观幸福度之间的联系建立在其对人类健康负面影响的科学认识之上,媒体的宣传报道则促进了公众对其健康风险的了解,故而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空气质量对主观幸福度的影响越强。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消除收入不平等可以调解主观幸福度与目标间均衡度的权衡。这可能是由于消除收入不平等扩大了经济发展的受益面,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综上,基于社会治理的系统解决方案应在未来SDGs政策制定中应予以重视。

图2 社会治理因素促进目标间均衡度与主观幸福度间的协同

      本研究揭示了可持续发展中长期被忽视的主观影响因素,即人类个体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间的权衡。个体需求同样至关重要,如何将可持续发展进展转化为能被广大民众认可的幸福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与前沿研究领域。此外,研究揭示的单峰变化特征(图1)与生态学中植物生产力-多样性间的单峰关系类似(例如团队前期成果:Wang et al. NSR, 2022, doi: 10.1093/nsr/nwac165),强调了结构均衡度在更广泛学科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成果近期发表于 Nature Sustainability ,我校燕山站/资环学院杜剑卿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资环学院王艳芬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经管学院董纪昌教授、胡毅教授和段宏波教授等在相关管理政策建议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基金和“黄河专项”(42001267, 42041005, 42041007)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893-024-01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