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播发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治国理政纪实(全文)

  • 日期:2012-11-07
  • 2665

原标题:海阔天空好扬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纪实

新华网北京115日电

历史的潮流,总是浩浩荡荡,勇往直前;

时代的脚步,总是永不停歇,无可阻挡。

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锐意进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勃勃生机。

这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懈奋斗的10年;

这是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奋力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10年;

这是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中国社会发生新的深刻历史性变化的10年。

十载砥砺前行,十载春华秋实。东方地平线上,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0年来,一个主题贯穿始终:找准历史方位,抓住战略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10年前,这是一张全新的考卷——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用30多年走完西方国家一两百年才走完的历程。进入新世纪,当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之时,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又待破解:

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问题?

如何避免传统现代化路径所带来的差距拉大、矛盾积聚、环境污染、资源趋紧等弯路?

……

一句话,如何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10年后,这是一张优异的答卷——

改革向深水区挺进,变革步伐日益加快;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

10年间,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征程上扬帆远航,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各项工作持续取得新进展,国力、财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10年发展,10年跨越。

是什么引领中国航船方向,穿越浓云迷雾,跨过激流险滩?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就是新世纪新阶段的指路明灯。

湖南株洲,几年前,这里烟囱林立,气味刺鼻,五颜六色的污水直接排入湘江……

今天,这些都不见了。曾经黑乎乎、灰蒙蒙的城市变得绿油油、水灵灵,完成了从全国十大污染城市向国家卫生城市的蝶变。

变革时代产生创新的思想,思想的创新推动时代变革。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感受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20034月抗击非典关键时刻在广东提出“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到4个月后在江西调研时提出“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半年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全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这张考卷,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创造性地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用科学发展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中国的发展路径、发展方向。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0年里,从中央全会到地方考察,从把握经济形势到部署各项工作,在不同场合下,在不同活动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贯穿于治国理政全过程——

胡锦涛指出,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吴邦国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温家宝要求,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必须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贾庆林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注重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李长春要求,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的思想文化保证。

习近平要求,要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形成科学发展共识,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审视过去、总结经验得失,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转变思想观念,以科学发展观分析现实、查找突出问题,以科学发展观规划未来、完善体制机制。

李克强要求,推动科学发展,关键靠改革开放。要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推动科学发展,目的是为了全面改善人民生活。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贺国强要求,要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落实到纪律检查工作各个方面,更加自觉地把纪律检查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去谋划和部署,不断探索和拓宽服务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周永康要求,必须为科学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必须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入手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和谐稳定,必须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必须在执法工作中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核体系。

原标题:海阔天空好扬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纪实

新华网北京115日电

历史的潮流,总是浩浩荡荡,勇往直前;

时代的脚步,总是永不停歇,无可阻挡。

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锐意进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勃勃生机。

这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懈奋斗的10年;

这是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奋力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10年;

这是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中国社会发生新的深刻历史性变化的10年。

十载砥砺前行,十载春华秋实。东方地平线上,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0年来,一个主题贯穿始终:找准历史方位,抓住战略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10年前,这是一张全新的考卷——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用30多年走完西方国家一两百年才走完的历程。进入新世纪,当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之时,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又待破解:

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问题?

如何避免传统现代化路径所带来的差距拉大、矛盾积聚、环境污染、资源趋紧等弯路?

……

一句话,如何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10年后,这是一张优异的答卷——

改革向深水区挺进,变革步伐日益加快;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

10年间,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征程上扬帆远航,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各项工作持续取得新进展,国力、财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10年发展,10年跨越。

是什么引领中国航船方向,穿越浓云迷雾,跨过激流险滩?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就是新世纪新阶段的指路明灯。

湖南株洲,几年前,这里烟囱林立,气味刺鼻,五颜六色的污水直接排入湘江……

今天,这些都不见了。曾经黑乎乎、灰蒙蒙的城市变得绿油油、水灵灵,完成了从全国十大污染城市向国家卫生城市的蝶变。

变革时代产生创新的思想,思想的创新推动时代变革。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感受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20034月抗击非典关键时刻在广东提出“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到4个月后在江西调研时提出“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半年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全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这张考卷,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创造性地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用科学发展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中国的发展路径、发展方向。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0年里,从中央全会到地方考察,从把握经济形势到部署各项工作,在不同场合下,在不同活动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贯穿于治国理政全过程——

胡锦涛指出,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吴邦国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温家宝要求,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必须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贾庆林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注重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李长春要求,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的思想文化保证。

习近平要求,要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形成科学发展共识,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审视过去、总结经验得失,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转变思想观念,以科学发展观分析现实、查找突出问题,以科学发展观规划未来、完善体制机制。

李克强要求,推动科学发展,关键靠改革开放。要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推动科学发展,目的是为了全面改善人民生活。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贺国强要求,要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落实到纪律检查工作各个方面,更加自觉地把纪律检查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去谋划和部署,不断探索和拓宽服务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周永康要求,必须为科学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必须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入手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和谐稳定,必须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必须在执法工作中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核体系。

从坚持以人为本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从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个个重大决策,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力量的具体体现,是科学发展观走向深入的历史足迹。

实践永无止境,认识不断深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这一耳熟能详的词汇,其内涵发生着深刻变化——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重视“总量”到强调“人均”……表述方式变化的背后,是发展方式转变的坚定意志,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铿锵步伐。

变革带来发展,决策催生繁荣。

10年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经济年均增长107%,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同期的39%;

——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由44%提高到10%左右,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135美元增加到5432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